相变载冷剂主要是液固,和液气两相之间的变化。载冷剂是传递能量的流体,需要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必须要有液相存在。而固态和气态就是相变过程所包含的潜热变化。在现有的液气相变应用中主要有氟利昂,二氧化碳等物质。而固液相变则有水,熔岩,冰河冷媒系列相变载冷剂等。

冰河冷媒固液相变的温度目前有-10/-20℃那款产品,在实验平台做了相关测试。其应用方式主要有固态内外融化循环,还有过冷太冰浆循环,适合不同的应用场景。

结合测试内容查找相关资料发现载冷剂凝固结冰现象是一个基于热力学、动力学、材料学及统计热力学的复杂物理过程。经典成核理论认为:结冰过程通常需要经历过冷、成核、再辉和冻结生长四个阶段,而成核过程是影响结冰的关键过程。 成核过程受到“形成热力学稳定核所需的成核功”(热力学因素)以及“跨越液 —晶界面所需的活化能”(动力学因素)两方面控制。表面接触角(材料学因素) 通过推迟冰冻并减少冰的粘附性而对冰成核有影响。统计热力学的相关理论表明: 一个数量庞大的微观体系,仅讨论单一或部分微观组成单元的状态是没有意义的。微观体系内微粒所处状态的概率(统计热力学因素)决定了物质的宏观表现,如结冰与否等。

过冷法动态制冰系统应用的瓶颈目前主要表现在冰堵问题和过冷度利用程度上,因此需要对结冰过程加以控制。水的过冷态是一个极不稳定的亚稳态,因此在制备过程中极易受到扰动,造成过冷水提前解除过冷状态,成核结冰,从而导致过冷却器发生冰堵。另外过冷却器制备过冷水的过冷度较小(一般在 2℃-3℃左右),因此在过冷解除过程需要促进成核结冰,以提高过冷度的利用效率。此过冷度的利用适合冰浆系统循环,其热流输送量是显热输送量的4-6倍。固态内外融化循环则类似于冰蓄冷的内/外融冰,蓄冷量集中在冰池。因冰蓄冷技术交多这里就不在赘述。

冰河冷媒专注于相变载冷剂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