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国内甲醇企业检修偏少,需求恢复缓慢,港口地区库存维持在100万吨以上,叠加原油价格低位下滑、能化产品普跌等影响,甲醇市场或长期处于低价时代。

供需结构有限改善

尽管4月国内部分企业检修,甲醇装置开工率自月初的70%下降至目前的66%附近,但下游依旧恢复缓慢,需求增加不多,加之前期甲醇库存偏高,供需结构改善相对有限。本周西北地区陕北、内蒙古地区甲醇现货价格已跌至1300-1350元/吨,山东地区接货价格跌至1450元/吨,均创年内新低。

从甲醇及下游开工来看,当前国内甲醇装置开工在66%左右,较春节前下滑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滑1个百分点,检修减产效果明显。但下游市场,除去甲醛开工较节前有所提升,其余下游开工仍未恢复至节前水平。相较去年同期来看,下游仅有醋酸开工增加9个百分点,但较春节前仍下滑12个百分点。

下游开工正陆续恢复,除醋酸进入季节性检修期外,其余下游开工较春节后及月初都有了明显改善,国内基本实现供需平衡,但进口到港量不减,港口库存偏大,加之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下滑,市场信心明显不足。

全球面临行业洗牌

从全球供需来看,中国约占全球甲醇53%的产量和62%的消耗,基本一家独大。海外主产区位于中东、墨西哥湾和南太平洋(东南亚、新西兰)。中国作为全球甲醇消耗第一大国,年进口量在900万吨左右,主要来源是中东、东南亚、新西兰和南美地区。当前全球下游开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中国市场对于世界而言尤为重要。

今年过低的油价造成我国汽、柴油消耗下降,出口减少,库存偏大,挤占了同为三类介质危化品甲醇的部分罐容,部分下游抄底囤货的行为更是加剧了这一情况。这造成中国甲醇存储罐容相对紧张。自年初以来,我国甲醇沿海库存就一直居高不下,截至目前,仍有超过100万吨甲醇库存。下游消耗偏慢,进口到港增多,港口地区甲醇船排队卸船,滞期严重。这一现象的持续,一方面造成我国甲醇库存持续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造成了甲醇运输船只紧张,海外市场目前也大多面临胀库风险。在全球下游需求没有起色的情况下,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只能通过检修方式减少生产。

全球甲醇产业再洗牌在所难免,国内已经出现大批因价格低于成本停产的企业,部分落后装置面临淘汰。受到罐容和运输限制,国际甲醇行业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全球甲醇供大于需格局有望在今年得到解决。只有当甲醇装置停产到开工产能小于下游需求的时候,甲醇市场才能实现真正的供需平衡,并逐步实现供小于需,继而去库存,从而实现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目前来看,这一周期或持续3-6个月,其间甲醇价格将持续低位振荡,难有大的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