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作为电网柔性调节的一个重用手段,在高校研究领域已成一个方向,但是企业的实践还是探索阶段。冰河冷媒自建冷库实验室,对冷库蓄冷进行了测试。冰河冷媒自主研发的LM-XL-24,相变温度-24℃,针对-18℃库使用。
在初期设计时发现系统的开发成本较高,系统改造内容颇多。蓄冷冷库,优先是载冷剂冷库系统,通过载冷剂循环,将冷量储存和释放,增加储能箱即可,改造相对简单。如果是氨或氟利昂的库,则需要待用库内挂蓄冷板的形式,但是不是所有的库都适合。一般的-18℃排管库,温差波动允许值在2℃以内,可能就不适合,主要是-20℃相变材料温度需要低于-25℃的冷源才能蓄冷,而释放冷能时,蓄冷跟环境有一定的温差,这个温差取决于蓄冷板的布置形式。要是冷风机系统,则可以通过冷风机的出风优先给蓄冷板降温蓄冷,峰电时刻,通过冷风机吹过蓄冷板,给空气降温,达到蓄冷的目的。
基本了解了冷库蓄冷的系统后,关键在哪里呢?目的主要是保证库温在允许的温度范围。首先就是选择合适相变温度的蓄冷剂。
难点一:蓄冷剂可以自由的蓄冷和释冷,合适的蓄冷温差,和释冷温差。
难点二:蓄冷箱的换热形式,保证均匀稳定蓄冷。
难点三:冷库蓄冷板的换热形式和气流组织。一个高效稳定的蓄冷系统,必须解决这三个难点问题。目前很多冷库运营管理者,只是关注蓄冷剂的保持时间,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从释冷角度讲,融化的越快,说明释放的冷量比较充足,是一件好事情。
冰河冷媒蓄冷剂,解决冷库蓄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