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球化工品牌25强,中国仅一家企业上榜!
近期,英国著名品牌评估机构BrandFinance发布了2020全球化工有价值品牌25强,德国巴斯夫、美国陶氏和沙特基础工业名列前三位。中国的荣盛石化名列第18位。
今年,BrandFinance首次将该排名榜由10强扩至25强,尽管由于化工行业经济增长普遍放缓,巴斯夫的品牌估值下降至79亿美元,仍比排名第二的陶氏高出30多亿美元,捍卫其全球化工具价值品牌的称号,轻松稳居榜首。
BrandFinance表示,巴斯夫的占据榜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重新拉近了与客户的关系、竞争力增强和盈利增长,另一方面是由于竞争对手的变弱,陶氏和杜邦在去年重组后又分拆了。陶氏(Dow)和杜邦(DuPont)的合并后的分拆造成两大品牌价值分别下跌29%至48亿美元,33%至22亿美元,成为2020年排名跌幅快的两个品牌。沙特阿拉伯石油化工巨头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价值43亿美元),仍然占据第三位,品牌价值增长了9%,成为前10名中增长快的品牌。在过去的一年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一直是化工行业的一颗璀璨之星,在其经营区域进行了大量投资,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其品牌的核心,并为可持续创新铺平了道路。林德在25强中排名靠前,以29亿美元的品牌价值跃居第五位。该品牌的崛起可以归因于林德在与美国空气巨头普莱克斯(Praxair)合并后,决定继续保持林德,这使得该品牌可以拓展到新的领域,因为以前在美国并不知名。林德还扩大了在上海的业务,建立了一个新的空分设备,提供氮气、氧气和氩气,从而提高了在亚洲的品牌知名度。
今年,中国化工企业首次进入全球化工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荣盛石化以14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居第18位。荣盛的稳健表现,得益于中国对化工行业投资的增加,并可能在未来几年随着该地区原油进口的增加而进一步增强。上榜的25大品牌总价值562亿美元。其中,美国6个品牌,德国、日本各4个品牌,荷兰3个品牌,英国2个品牌,沙特、韩国、法国、加拿大、中国和泰国各1个品牌。
开启后疫情时代医药产业发展新契机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今,既超出各国政治家的预料,也大大超出商界和百姓的常识范围,这是疫情爆发当初始料未及的。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EdwardNorton)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表示: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后来人们就将这种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
这次疫情的罪魁冠状病毒实际上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直接造成的是人类尚未遇到的疾病,而间接的影响,从百姓的生活质量到病毒爆发国的经济发展,从药品、诊断用品、房屋用品、消杀用品的研发生产到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已经发生的事实是各国央行放宽货币发行,推行长短期结合的产业救助政策,舆论战甚至病毒源头战、追究责任说也泛起。有些专家学者和政治家预料这次疫情将会逆转方兴未艾的全球化趋势,改变全球化内容和游戏规则,甚至造成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的战争。
这些发生的事实和舆论预期既引发了一些恐慌也激发有识之士的深度思考,医药产业尤其是中国的医药产业怎么办?这次疫情对医药产业的潜在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正在浮上水面,疫情还在发展,有些影响还要看未来的具体走向。但一些趋势性苗头已经显现,需要医药企业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慎计重举,明画深图。
本周甲酸市场整体弱势下行(4.6-4.10)
据生意社数据显示:截止到4月10日,国内工业级净水甲酸周均报价为2300元/吨,跌幅为2.13%,本周甲酸市场整体弱势下行。
行情分析
产品:本周国内工业级85%净水甲酸市场整体弱势趋稳为主,价格整体下跌2.13%。装置方面:厂家装置基本运转正常,出货尚可,本周甲酸市场货源延续上周为主,企业库存尚可。价格方面:本周企业报价基本维持在2300元/吨附近,甲酸主流出厂价在1850-2400元/吨左右,主流经销商报价在2600-3200元/吨。上周由于部分厂家货源、装置问题调高报价,本周由于各方面供需缓和,报价方面有所回落。截止到周五(4月10日),杭州丰昶贸易有限公司报价2900元/吨;淄博普利斯化工有限公司报价1850元/吨;晋州金宏达化工有限公司报价4200元/吨;漳州三安化工化工有限公司报价在2000元/吨。
产业链:甲酸上游产品液氨市场多地价格平稳运行,终端逐步补货支撑目前价格走稳。国内烧碱市场目前有所下调。上游产品对甲酸市场支撑一般,下游产品皮革、农药行业需求无明显增加,交投不多。
后市预测
生意社甲酸数据师认为,目前国内工业级85%甲酸市场整体弱势趋稳,企业普遍维稳观望,部分下调报价,市场货源尚可,下游需求有所欠缺,预计短期内国内工业级85%甲酸市场盘整为主。
疫情下熔喷布原料暴涨 刺激丙烯部分企业单日暴涨近100%
4月12日,山东地区丙烯市场价格继续暴涨,单日涨价再次普遍超1000元/吨,涨幅达35.02%,部分企业更是暴涨5000元/吨,涨幅已近100%。上月山东丙烯价格震荡下滑,月末再次急降,月跌幅超15%。1日价格继续下滑100~200元/吨,2日仍有下行50元/吨左右,3日部分企业价格小涨50~100元/吨,后清明期间丙烯价格稳步上调,7日开始价格每日上扬100元/吨左右,10日上扬了200~300元/吨,而周六11日更是出现了普遍1000元/吨以上的上调,周日12日继续暴涨1000~5000元/吨,市场成交已飙升至8000~12000元/吨,部分厂家暂停报价。
受国际形势影响,现多国出台减产政策,利好原油行情,拉涨丙烯价格。
另一方面,疫情影响,熔喷布价格暴涨,其原料也多有利好行情,PP中的改性专用料为熔喷布原料,价格上行明显,现PP期货连续拉升,周五出现涨停行情,对丙烯价格有极大的利好作用。
上游减产利好,下游采购积极性好且原料紧缺,预计近日丙烯价格或将仍有大幅上行调整可能。
载冷剂的定义
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完成将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间冷却介质。这种中间冷却介质亦称为第二制冷剂。空调工程、工业生产和科学试验中,常常采用制冷装置间接冷却被冷却物,或者将制冷装置产生的冷量远距离输送,这时,均需要一种中间物质,在蒸发器内被冷却降温,然后再用它冷却被冷却物,这种中间物质称为载冷剂。载冷剂通常为液体,在传递热量过程中一般不发生相变。良好的载冷剂要具有高沸点、高热容、高导热系数、低冰点、低粘度、低毒性、不易燃易爆、不锈蚀金属、不污染环境的特征。
空调工程、工业生产和科学试验中,常常采用制冷装置间接冷却被冷却物,或者将制冷装置产生的冷量远距离输送,这时,均需要一种中间物质,在蒸发器内被冷却降温,然后再用它冷却被冷却物,这种中间物质称为载冷剂。载冷剂的循环是先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并送至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系统的热量,然后返回蒸发器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同时载冷剂重新被制冷剂冷却。使用载冷剂能使制冷剂集中在较小的循环系统中,并将冷量输送给较远的冷却设备。使用载冷剂有时还可以解决某些直接冷却制冷装置难以解决的问题。使用载冷剂能使某些毒性较大或刺激性气味较强的制冷剂远离使用环境,增强制冷系统的安全性。载冷剂是依靠显热来运载冷量的,这是与制冷剂依靠汽化潜热来制冷的大区别。
冰河冷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生产LM系列冰河冷媒产品,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和啤酒等多个领域,营销网络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外的所有省市,并出口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以及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者:王硕
2020年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
2020年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1.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6%,环比下降1.1%。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8%。

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2.4%,降幅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1.79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4.0%,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5.2%,加工工业价格下降1.2%。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5%,衣着价格下降0.5%,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1%,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1.9%。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7.2%,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下降4.8%,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4.0%,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0.2%;农副产品类价格上涨7.2%,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上涨3.1%。
二、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下降1.2%,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91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3.5%,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2.7%,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5%。生活资料价格环比下降0.2%,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和衣着价格均下降0.3%,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2%,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下降3.1%,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2.6%,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0.5%;木材及纸浆类价格上涨0.5%。
北京载冷剂价格怎么样?
今天有人问北京载冷剂价格怎么样?说到载冷剂就不能不提到载冷剂的价格问题,首先随着制冷行业的发展,载冷剂市场逐渐变大,载冷剂的价格也不断的变动。因为不同载冷剂的的作用不同以及配方的不同,使原料以及工艺上可能有不同的差别,导致价格的同。但是价格虽然会有起伏,但是我认为不应该有太大的差距。市场上,现在很多载冷剂的价格依旧差距很大,甚至不同的地区价格都不一样,有的载冷剂价格特别廉价,有的地区极为廉价,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
那到底为何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认为,目前载冷剂市场鱼龙混杂,很多小公司小作坊通过勾兑劣质产品以此充好,通过虚假宣传结合超低价格来吸引客户,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企业上当受骗。前一阵就有厂家联系到我们,跟我们哭诉其上当受骗的经历。讲述了一些不良企业通过勾兑一些劣质乙二醇来冒充专业载冷剂,多数企业因为不了解情况又贪图价格便宜而蒙受巨大损失。很多企业设备、管路被锈蚀,企业停工,甚至面临倒闭。所以一定要擦亮眼,认对门,别被眼前的利益蒙骗,否则会承受百倍的损失!为何价格低?是因为他们的用料,在源头上偷工减料,原料不好产品效果效果当然不好,研发团队不好当然不会有好的配方和产品,售后不好当然没有后续的服务,所以这么说因为结合,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低价格载冷剂!他们牺牲了产品的质量、服务来降低了价格,这样的产品你敢用么?就像一些小作坊,在一线城市如北京载冷剂价格就会较高些,在一些二三线城市价格就会稍低一些,他们根据经济来控制价格,而不是根据质量!
说起专业载冷剂生产厂家,冰河冷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主导产品冰河冷媒应用于制冷行业,解决了传统载冷剂腐蚀设备、效能低下、污染环境的三大难题。 目前,公司拥有大庆石化、东北制药、雪花啤酒、清华同方、陕西航天动力和中科院化学物理所等2000多家长期合作伙伴。
甲醇 供给过剩不改
近一个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行,加之甲醇供应过剩,甲醇期货和现货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郑醇主力合约一度跌至1531元/吨,创出甲醇期货上市以来新低。
内地供需面预期好转
3月以来,国内社会公共事件得到有效控制,货物流通以及原料采购恢复,中旬以后云煤、川维等装置提负,加之云天化及赤天化等装置重启,甲醇开工率逐步攀升。至4月初,甲醇有效开工率在72%—73%。
由于2月社会公共事件较为严重,物流受限,甲醇生产厂家库存积累明显,2月中下旬西北地区库存高峰时期在38万吨左右。出货压力加上全球化工市场走弱,生产商定价权基本丧失,烯烃工厂压价明显。西北地区现货价格创下近几年来新低,内蒙古地区基本在1400元/吨附近徘徊,山西地区也跌至1450元/吨左右。
在国内甲醇生产出现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厂家检修意愿增强,使得4—5月内地市场供需面有转好的预期。就目前数据来看,4月预计检修装置产能有500多万吨,5月有530万吨。当前,华东地区烯烃装置生产恢复,内地走货顺畅,西北地区甲醇库存逐步去化至30万吨以下,厂家几无库存压力,挺价意愿较强,部分厂家已停售。若甲醇装置春季检修如期兑现,则内地市场供应过剩或暂时扭转。
港口不确定性较强
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滑对港口甲醇市场冲击明显。海外市场,2019年甲醇年消费约3300万吨,消费结构与国内有明显区别。其中,甲醛市场占35%左右,MTBE约17%,其他包括生物柴油和醋酸等。当前,海外甲醇价格跌幅较大,美湾FOB低端价格在220美元/吨附近,东南亚CFR低端价格跌至180美元/吨。国内进口利润在100—200元/吨左右。
海外市场大幅走弱强烈冲击港口价格,同时国内甲醇传统下游需求恢复缓慢以及库存压力大进一步压制甲醇价格,港口以及山东地区甲醇价格一度创下历史新低。截至4月2日,华东华南港口库存合计76.45万吨。进口方面,4月3—19日甲醇进口船货到港量在53万吨附近,数量仍然偏大。
总体来看,港口市场需求恢复较为缓慢,社会公共事件对进口量的影响也难以确定。欧美装置检修增多,伊朗生产正常,沙特AZ大装置也已复工。
传统下游有待恢复
烯烃市场消耗稳定,开工在75%附近,利润处于中位水平。沿海MTO装置也逐步结束检修,负荷还有一定提升空间。传统下游依然不太乐观。甲醛方面,下游板材出口受阻,国内基建和地产开工也在低位,截至4月6日价格已下滑至775元/吨,开工在23%左右。醋酸方面,醋酸开工率升至78%左右,但国内需求持续疲软,同时出口几乎停滞,市场竞争激烈,下游采购谨慎,价格已下滑至2000—2100元/吨,后市仍不乐观。MTBE价格也大幅下跌至3500元/吨,但国际MTBE价格已跌至1700元/吨左右,国内采购海外货源意愿明显增强。而汽油需求走弱,调油商和炼厂采购谨慎,MTBE开工跌至35%左右。
总体来看,近期国内甲醇供给过剩情况可能会得到改善。不过,今年伊朗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地还有逾500万吨的新增产能,国内预计新增12套装置,合计855万吨产能,由于社会公共事件导致需求恶化,长期看,供给过剩局面难以扭转。
农产品销路不畅,冷库储藏减少损坏率
农产品销路不畅,冷库储藏减少损坏率
近些年,国内经济水平发展迅速,农产品行业也飞驰在高速发展道路上。数据显示,2019年1-12月我国农产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22401家,农产品行业营业收入达4.68万亿元,累计增长4%。农产品市场的扩大也意味着国内农产品产量的增长,企业也需要利用冷库来确保农产品的稳产减损和质量安全。
食品冷库是用于食品冷冻和冷藏的建筑物,通过人工制冷的方法,使库内保持一定的低温。低温环境能够延缓微生物的活动,抑制酶的活性,以减弱农产品在储存时的生理化学变化,保持应有品质。在消费升级的环境下,国内冷库需求量不断增加。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冷库总量达到6053万吨,同比增长15.56%。
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冷库的贮藏性能不断升级,农产品的贮藏质量和时间都在进一步优化。据了解,目前在农产品储存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储藏型冷库。这种类型的冷库是以商品储存功能为主,商品品类较少,存储周期少则半年,多则长达一年,所以在温区设计上比较单一。
但如今,农产品行业向多元化发展,不同种类蔬菜的贮藏温度各有差异。例如生姜的贮藏温度需要控制在13℃-16℃左右,而蒜薹贮藏温度则需要控制在0℃左右。这就需要冷库的温度能够灵活调节,温区方面需要更多功能化,满足不同农产品的贮存需求。
其次,近两年国内气调冷库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气调保鲜库是调整农产品贮藏环境中气体成分的一种贮藏方法,它是通过主要是调节氧气、二氧化碳、氮气之间的比例并降低乙烯浓度的保鲜方法来延长农产品保质期。气调保鲜库能更好地保持农产品新鲜度和商品性,通常可比普通冷藏可延长贮藏期2—3倍。
除此之外,冷库的节能型也不可忽视。据了解,目前部分冷库还在沿用氟利昂制冷,这种制冷方式对环境影响较大,环保性能差。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氟利昂制冷逐渐被淘汰,更加环保的氨制冷、氨加二氧化碳制冷等方式受到瞩目。这两种制冷方式不仅更加节能环保、安全性也更高。
近段时间内农产品销路不畅,冷库储存这一方式将减少农产品的损耗,帮助种植户减少损失。随着冷库优势的凸显,预计将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市场前景良好。冷库建造企业也需要创新力的不断注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开发出更多品类、品质更高的冷库,促进冷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质新型冷媒载冷剂
作为二次制冷用的载冷剂,由于使用温度、领域不同,有许多品种。有些品种易燃,用于超低温行业;有些品种有毒,只能用于食品加工以外的领域;有些品种腐蚀金属,对系统管路材质有特殊要求。尤其冷库行业的载冷剂应该具有微毒、低挥发性、不易燃、不腐蚀金属、载冷能力强和粘度小的特点。选择时应该认真考察。
优质新型冷媒载冷剂冰河冷媒由冰河冷媒科技有限公司独家生产,本公司20年专注于载冷剂,设有辽宁省低温液态传热介质技术中心。先后发明了“M3超膜防锈”技术、“Modify2000复合改性”技术、“Box7全能测试”方法。
LM系列冰河冷媒为中国发明专利,获2014年辽宁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被科技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确认为国家重点推广新产品。本品在大庆石化、吉林石化、浙江巨化、清华同方、华润集团、陕西航天动力厂、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800多家化工、医药及食品行业中广泛应用。
LM-4型冰河冷媒专用于冷库冷冻行业,具有流动性好、载冷能力强、低毒、不挥发、不易燃易爆、不腐蚀金属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