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基础知识
制冷就是人为地使某一范围内的温度低于范围外的温度。制冷又分为热电制冷、半导体制冷、磁制冷、核制冷等,我们通常用的是液体气化制冷,还有少量的气体膨胀制冷。
与制冷相关的常用名词有温度、热量、比热、显热、潜热、压力,蒸发与沸腾、导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传热系数、密度和比热、湿度、焓、熵、制冷量,还有压焓图。
1、温度又分为摄氏温度℃、华氏温度℉、热力学温度=开尔文温度K。
其中开尔文温度是以以绝对零度作为计算起点的温度,即以零度的水的温度作为273.16℃。
需要注意的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在做温度换算的时候,那个用的温度T为理想气体的绝对温度,并不是摄氏度。
绝对温度,因为分子已经停止运动了,所以说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2、热量的内容就不说了,单位有两个:一个是卡(cal)通常也叫卡路里,这个另一个是焦耳(J),1cal=4.1868J。
通常卡分为小卡(cal)和大卡(Cal或者Kcal),1000cal=1Cal。
3、比热:比热的定义,就是一克水温度上升1℃所需要的热量,定义为4.1868J。
比热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就是说单位物质温度上升,或者下降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是个变量,就是温度不同,比热的值也会发生微调,所以说在以后的制冷量计算用比热的时候,用的这个比热值,只是一个大概的,不是很准确,而焓差是比较准确的,所以说真正制冷计算的时候,用焓差来计算制冷量准一些,用比热计算的只是一个参考值。
4、显热:热量变化温度也发生变化,物态不变,不管是固体、液体,物态还是那样,只不过是温度发生了变化。
直观的显热就是水加热以后,温度从常温逐渐升到40、50……直到100℃;
5、潜热:热量变化后温度不变化,物态发生改变,比如由固体变为液体,液体变为气体;
直观的潜热就是水烧开了以后,即使再加热,只能还是100℃,不会再高了。但是,水会有一部分由液态变成气态;又或者是水温度下降到0℃以后,不论水如何被制冷,但是那个水温仍然是0℃,只不过有一部分水变成了冰,一直到全部水变成冰以后,温度才会继续下降,而此后的热量又属于显热。
显热呢,就是温度的升降还热量的多少,通过温度计可以量化
6、压力内容就不谈了,压力的单位很乱,有大气压、mmHg、Pa、KPa、水柱、bar、kgf/cm2(俗称公斤)psi.
1标准大气压=760mmHg=1900px汞柱=1.01325×10^5Pa=100KPa=10.336m水柱=1bar=1千克力/厘米2(俗称公斤kgf/cm2)=14.7磅/英寸2(psi),大家自己上网仔细查一下压力的单位之间的换算。
我要提出来一点,让大家重视的就是这个压力通常分为,表压和绝压:表压就是压力表上能看得见的压力,通常表示MPa(G)实际上,绝压或称为真实压,是以绝对零压为起点计算的压强,通常表示MPa(A)。
绝对压力MPa(A)=表压MPa(G)+大气压0.1MPa
7、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是随时随地发生的,只要吸热,就蒸发,并且蒸发的同时还会降温。
8、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一种气化现象,吸热的同时,温度却不变是恒温的,这个点的同时也叫沸点。
沸腾相对应的是冷凝,冷凝就是发生气体内部的一种液化现象,就是说气体液化凝结,这个过程是放热,也是恒温。
沸腾与压力有关,当一个大气压就是101KPa的时候,水是100℃沸腾,当压力是240KPa的时候,水是138℃沸腾,当压力43KPa的时候,即不到半个大气压的时候,水是84.5℃沸腾。
冷凝过程就是发生在冷凝器内部的过程,实际上包括气体冷却+气体冷凝+液体冷却,即初是气体冷却,到了冷凝点以后才是冷凝,之后是液体冷却。
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里面发生的过程,实际上是沸腾,并不是蒸发。
蒸发温度与蒸发压力是相对应的,当蒸发器负荷过大,吸入热量过多,导致蒸发量过大,蒸发量大于压缩机吸入量的时候,蒸发压力升高;
反之,蒸发器的负荷不大,但是压缩机配比偏大,导致吸气量偏大的时候,吸气量大于蒸发量时,蒸发压力就随之降低,整个蒸发温度呢也随之下降。
9、导热系数,具体定义就不说了,单位是1W/m*K=0.86Kcal/m*h*K。
介绍导热系数实际上是为了以后介绍传热系数做准备,单纯的导热系数能对大家其实没多大用,将来介绍传热系数是如何导出时会有一点用处,大家需要注意的时候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其中是m,并不是m2。
导热系数给人直观的感觉呢,就是冬天摸它的时候凉不凉,凉就是导热快,导热系数大,不凉就是导热慢
10、对流换热系数就是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换热能力,其具体细节,大家自己看看,其实的意思就是流体与其他物质之间的换热情况,包括液体与固体、气体与固体。液体与气体间换热大部分发生在开放空间,比如水蒸发,与我们制冷关系不大,暂且不讨论。
对流换热系数α比较复杂,与之相关的参数有,首先是有没有相变:有相变α要大些;还跟流体的流动状态有关,层流时α小一些,紊流时α大些;还跟流速有关,流速大α则大;再跟他的物性也有关系:包括热导率λ,密度ρ,黏度η,比热c,热扩散率a体,积膨胀系数,还与接触面的外形尺寸、粗糙度都有关系。
11、传热系数K,比较复杂,大概的意思就是一种流体通过一个固体壁面,然后把热量传导到另一种流体上,流体当然也包括气体和液体。K的组成包括,流体A和壁间的换热、固体的导热、壁与流体B间的换热,还包括固体两面污垢层的污垢系数,就说固体表面换热面上沉积物所产生的传热阻力。
以下为风冷冷凝器的传热系数的计算过程:
通过以上公式大家可以看出来:系统的传热系数主要与固体壁两侧的对流换热系数有关,跟其他导热系数、热阻什么影响都不是很大,计算时可考虑忽略。
12、密度与比容,密度与比容互为倒数的,这个没什么太多的技术含量,但是大家注意的就是单位,单位有g/L、Kg/m3、Kg/L、g/m3等等,计算时注意了,将单位统一了就行。
常用的还有比重计,实际上跟密度基本差不多,只不过将常温情况下的水的密度作为1,然后,其他的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得出来的比例系数,比重正常下是没有单位的,但也可以把它当做密度来参考。
13、湿度:是单位体积湿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单位是Kg/m3,有些类似于密度的单位,这个湿度的通常叫做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φ:
φ=实际水蒸气的分压/相同温度下饱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分压
≈实际的含湿量/饱和含湿量,注意是相同工况下的,当然了这个值有2%~3%的误差。
φ=1时候,是饱和水蒸气,φ=0的时候呢,是干蒸气,也就是说相对湿度呢,是从饱和蒸汽到干蒸汽,结合压焓图来说,是过热蒸气。
含湿量:就是每Kg干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就是g/Kg。
干度x:就是气体的质量/湿气的总质量。x=1时候,是饱和气体,x=0的时候,是饱和液体。
对比:
含湿量:只能表达,含有水蒸气的质量,却不能表达接近饱和的程度。就像学生的分数:只知道学生的分数,不知道他的名次,并不知道他在学校学习好坏程度。
相对湿度:只能表达接近饱和的程度,却不能表达具体含有水蒸气的质量。相当于只知道学生的名次,却不知道具体的分数,并不知道他将来高考时到底能考多少分。
14、焓:就是物质含有的所有的能量的总和。在制冷系统中,四大件中的膨胀阀,一般在系统使用的时候都默认为等焓节流,意思就是绝热,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没有热损失。
单纯的焓在制冷系统中没有研究的价值,制冷系统计算的时候通常用比焓作为单位,即单位质量物质中含有的能量:kj/kg。
在计算中使用的焓有好多种标准和基准:有英制的标准,有工程用的,有国际单位的,而每个单位的具体焓值呢可能都不一样,所以说具体计算的时候呢,要采用同一资料,同一标准的数值,不要跨书本来选择焓。
对制冷计算来说,单一的焓值也没有价值,实际上对我们有用的是焓差。
15、熵:熵的定义是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比较绕口也比较复杂,其实大家没必要去研究它的具体意义。
在制冷系统中能用得上的时候,只是出现压缩机等熵压缩,意思就是,压缩过程中与外界没有发生热传递、热转化。但外界对其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能量。
人为定义的一个词,只要知道其等熵表示对外界不做功即可。
16、制冷量:某一工况下,单位时间里,制冷系统给被冷却物降温的能力值。
压缩机制冷量计算:
1、开启式压缩机的制冷量可以通过输气量,吸气密度,输气系数等参数计算出.
2、封闭式和半封闭式压缩机所产生的总的制冷量里,一部分输出,也会有一部分消耗于冷却电机,即压缩机输气量计算所得制冷量等于实际使用量与冷却电机消耗量的和。因此对于封闭式和半封闭式压缩机而言,常规方法不便准确计算制冷量,多是实验方式测试得到。
习惯上的几匹,是指压缩机的功率,与制冷量无关,不同工况,制冷量相差甚远。
对于货物,制冷量=耗冷量:对于需要冷却的货物而言,制冷量用于抵消耗冷量,获得需要的低于常温的环境。
例如冷库,耗冷量主要是冷库里货物含有的热量,但同时包括:外界环境通过围护结构(墙壁,门窗等)对冷库传入的热量,电机、灯泡等设备的散热,人员出入带入的热量,某些货物(如保鲜库里蔬菜水果类的货物会有呼吸作用,也会产生热量)谈及制冷量,不能不提及工况,
工况:简言之,设备运行的工作环境。对于制冷系统而言,在一个确定的环境下工作,这个环境的各个参数就是这个系统运行的工况。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会因为工况不一样而改变,因此不提工况,只谈制冷量毫无意义。
制冷系统的工况参数:对于制冷系统,工况包括冷凝温度(压力)、蒸发温度(压力)、过冷度、过热度等等;同时对于双级系统或复叠系统,还有中间温度、中间压力等参数,根据具体情况会有不同。
17、过热和过热度:
过热表示一种状态,意思是在某一压力下,蒸气实际的温度高于这个压力下蒸气的饱和温度,参考昨天压焓图内容,饱和气体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温度是相对压力的饱和温度,从这一点水平往右区域内任意一点表示的状态都是过热状态。
过热度:表示过热状态的程度,是实际蒸气温度和同压力下饱和温度的差值。
有效过热:在蒸发器里得到的过热叫有效过热,因为过热会产生制冷,在蒸发器过热,这部分制冷量会被利用,因此叫有效过热。但是量很少,因为是显热换热。
无效过热:发生在管路上的过热是无效过热,因为这部分过热获得的制冷量没有被利用,散失到环境里去了。但是如果利用回气管去给节流阀前面的液体降温,这时候回气管的过热也是有效过热(回热系统)。
过热的意义:过热会减小制冷量,因为吸气温度高,气体密度小,压缩机体积流量不变(吸入同样体积制冷剂),但制冷剂质量流量已经减少(之前有讨论),因此制冷量下降;但仍然保留过热度的原因是防止制冷剂液滴出现,引发液击。
一般过热度留5℃左右(实际1~20℃皆可,只要能连续、稳定即可)。
18、类似过热和过热度,过冷是一种状态,某一压力下液体温度低于同温度下液体饱和温度的状态叫过冷。
过冷度:表示过冷状态的程度,是实际液体温度和同压力下饱和温度的差值。
注:过冷的另一概念:物质凝固以后继续冷却,实际温度和结晶温度的差也叫过冷。如标准状态水的凝固温度为0℃,冷却水到0℃时水开始结冰,完全结冰后温度继续下降,如-1℃冰的过冷度也为1℃,但是相对凝固状态的过冷。
举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饱和温度为100℃,加热产生101℃水蒸气,就是过热蒸气,过热度为1℃;冷却后水温到99℃,就是过冷状态的水,过冷度为1℃。
19、冷冻冷藏
实际上都是给物品降温,二者主要区别是降温过程中含不含有潜热。
冷冻是指降温过程中液体变成了固体,是一个相变的过程。
例如片冰机,20℃的水变成-5℃的冰,水的比热为4.2。对于20℃的水,4.2×20=84kj/kg,水的潜热是335kj/kg,冰的比热是10.5(冰的热负荷2.1×5=10.5kj/kg),总和为84+335+10.5=430335/430=78%也就是说在整个制冷过程中,潜热部分耗能大,大约占80%。这个例子说明在整个冻结过程中潜热的负荷占据80%,也就是在计算时,主要计算潜热的负荷,其他的可以影响可以大体估一下,影响不是很大,在没有比热情况下,根据含水量多少,估一下就可以。
冷藏就是将物品温度降低,但是没有发生相变。
冷藏也分两种,一个是冰点上的冷藏就是所谓的高温库,另一种冰点下的冷藏就是所谓的低温库。高温库主要是果蔬的冷藏,也包括一些鲜鱼鲜肉的冷藏。低温库是生鲜品、水产品、速冻产品的冷冻。
对于冷冻,我们关心的是如何缩短冻结时间。这里就要涉及到之前所讲过的传热系数,传热系数有三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制冷剂的放热系数;另一部分为货物本身导热系数的影响;后一部分为空气放热系数的倒数。
———参考下面公式,大同小异!
因为制冷剂的放热系数,主要是由制冷剂和蒸发器形式决定的,这个与蒸发器的材料结构有关,我们对他改变不了很多,所以研究制冷的放热系数意义不大。
食品的导热主要与食品的物性有关,但是跟食品的厚度成反比;越厚,传热系数越小,越薄越大。所以冻结的时候一般把食品冻得薄一点。
空气的放热系数是容易改变的,比如改变风机的风压,风量,来提高风速。这个容易实现的。
冷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冷冻,直接冷冻又包括两种,一种是浸入式,直接浸入到载冷剂中,比如食盐,乙二醇,丙三醇,酒精等,由于食品与盐水是直接接触的,即使有包装,如果发生包装泄露也会污染食品,所以用处不多。另一种直接冻结的,比如液氮,二氧化碳(干冰),这种形式需要大量消耗东西,所以造价高,常规的产品也不适合,所以也不详细说干冰和液氮这一块。
间接式冻结主要通过空气对流,当然也可能有水,其主要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自然对流,比如家里的冷冻柜,冰柜,盘管的冷冻库。
第二种是强制对流,其实际上是在自然对流的基础上用引入外界动力,如冷风机、水泵,主要是冷风机式的冷冻库,还有就是各种速冻机:螺旋速冻机、网带速冻机、流态化速冻机IQF。
第三种是接触式,常见的是平板速冻机。
第四种是半接触式,常见的是搁架,有一部分导热,一部分对流。另外,板带速冻机也算是半接触式。
以后在讲蒸发器具体形式时候,可以再讲下各种蒸发器。
自然对流特点是:慢,劳动强度大;好处是便宜,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省电。缺点是周转率低,融霜不太方便,可能停机融霜或人工扫霜。
强制对流冻结速度快,劳动强度小,有连续性的强制对流和半连续的强制对流,连续的有各种速冻机等。半连续的有台车速冻机,需要靠一部分人工。还有一种强制对流,介质不是空气而是盐水。比如冰池(产生块冰),先通过蒸发器给把盐水降温,再把冰桶浸入盐水中,给冰桶内的淡水制冷。在蒸发面积要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冻结时间主要由块冰的厚度决定,当然,对流情况即盐水循环程度也至关重要)。
接触式冻结特点完全靠导热,不能有空气层,有空气的话效果几乎要打对折,因为空气不流动,传热系数很小。这种冻结方式对厚度要求也很主要,一般在60~120mm之间,再厚不经济,再薄了适合各种速冻机。具体冻结时间跟蒸发面积和产品厚度都有关系,不能自己设定。其特点是紧凑能耗低,除了液压装置外几乎不需别的用电设备。
半接触式例如搁架,下面是接触,上面通过风机对流。效果主要跟蒸发器形式有关,圆管不如方管效果好,也有在管上铺一些铝板或不锈钢板增加导热对其影响,产量比较大。在保证蒸发面积、风机风量前提下,这种形式还是比较通用的,但是要对风机风量蒸发面积要有经验,比如风机风量:通常1000kg货物10000m3/h的风量。
冷藏:冷藏分为高温库、低温库。高温库用于冷却蔬菜水果,计算时除了常规的热量外还要考虑呼吸热。再就是常规的鲜肉和鲜鱼,鲜鱼这块用的比较多的为近海的冰鲜船。出海时候船上带着冰,捕到鱼的时候一层鱼一层冰,跟市场上卖鱼的形式差不多。
冷藏也是与物品形状、厚度、空气侧换热系数、温差有关。温差大了效果好,但是会造成库房内的温差大,风机进出口温度偏大,近风侧的物品可能会冻坏,所以小心。库温和蒸发温度温差一般为10℃~15℃。当然也与蒸发器形式有关,也不是一概而论的。
因为冷藏时很多东西可能已经包装,只改变空气侧的放热系数,箱内一些情况是改变不了的。
因为物品外面有袋,所以只改变空气的放热系数对综合导热系数影响不是很大,所以不要一味地考虑提高空气侧的风速。选择降温时间时要注意,欲速则不达,一味地提高风速不但不经济,还可能造成食品干耗大,使食品的品质降低。
冷藏方法通常冷风、冷水、碎冰、真空预冷。
冷风常见的是冷风机,特点是干耗大,但是无论是电除霜还是制冷剂除霜,容易实现自动化。
冷水包括侵入式、洒水式、淋水式。基本常见就是肉鸡屠宰预冷线,肉鸡屠宰完冷水逆流,肉鸡的温度降到5℃左右,水的温度从2~3℃度升到常温排放,水是消耗品。优点是:没有干耗;
缺点是:所有的东西混合在一块容易交叉感染。可以处理一些初级产品。
碎冰包括淡水片冰、海水片冰还有块冰经过粉碎后的。适合特殊的场合或小规模的场合。
抽真空原理是利用水份蒸发吸收热量、降温。这种方式降温速度快,但是由于水份大量蒸发,干耗大,能耗大。这种方式适合价值高的蔬菜类,平时应用不多。
低温库的冷藏,也就是冻藏。因为都是在冰点下,所以没有水份的导热,降温的时候只考虑冻品的传导。由于只是一味地传导,中心温度与外表面温度有一定的温差,冻品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温差不能忽略,一般检测时也是检测中心温度。另外由于冻品外表面的水份有一定的蒸发,会产生干耗,所以现在一般用多镀冰衣,防止外表面裸露防止蒸发干耗。
供需两难 乙二醇期价底部宽幅震荡为主
盘面情况:EG2009合约期价收盘3734,较上一交易日+0.05%;成交量211566手,持仓量:195921;基差-159。
消息面:
1、阳煤化工两台22万吨的乙二醇装置,分别于5月7日、5月8日停车检修。
2、贵州黔希煤化工30万吨级装置原计划5.6日重启,目前重启时间后移。
3、恒力(大连)MEG二号线于16日晚间重启,已有产品出炉,目前负荷逐渐提升中。
现货价格:华东乙二醇报价357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0。
主力持仓:前二十名多单持仓127762,-231;空单持仓139357,-562。
仓单库存:大连商品交易所乙二醇仓单为6793张,较上一交易日+1200。
观点总结:减产协议导致的看涨情绪缓和,原油涨势放缓。供应情况,截止到25日华东主港地区MEG港口库存总量在129.37万吨,较21日增加3.17万吨,港口库存高位爬升,港口预报量及主港发货量较前期持稳,整体持续累库趋势。下游需求方面,国内聚酯开工率维持87%水平,本周聚酯产销再度转冷,短纤长丝产销率不足四成;国内订单补充,织机开工率回升62.35%。乙烯持续走高,利空国内乙烯制乙二醇装置现金流,目前国内仅石脑油制乙二醇盈利尚可。利润不佳导致整体开工率维持五成水平,但港口库存弥补供应缺口,供需两难,预计短期内期价以底部宽幅震荡为主。
载冷剂冰河冷媒
1.载冷剂是指在间接制冷系统中用以传送冷量的中间介质。载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后,送到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物体或环境的热量,再返回蒸发器被制冷剂重新冷却,如此不断的循环,以达到连续制冷的目的。载冷剂传递冷量是依靠显热作用,而不像别的制冷剂那样靠蒸发潜热来实现制冷。
2.用于工业用冷水机的载冷剂种类很多,根据它的工作温度可以分为三类:1、水,适用于0℃以上的制冷装置,如空调、风冷冷水机、水冷冷水机、螺杆式冷水机、开放式冷水机;2、盐水溶液,如氯化钠、氯化钙等水溶液,适用于一般中温制冷装置;3、有机溶液,如二氯甲烷(R30)、三氯乙烯,以及一氟三氯甲烷(R11)等,适用于低温制冷装置;
3.而我们在给各行业专用冷水机选择制冷剂时,应考虑到一下这些因素:
1)载冷剂在工作温度下应处于液体状态,其凝固温度应低于工作温度,沸点应高于工作温度;
2)热容要大,在传递一定的冷量时,可使流量小。因而可以提高循环的经济性,或减少输送载冷剂的泵功率消耗和管道的材料消耗;
3)密度小。载冷剂的密度小可使循环泵功率减小;
4)粘度小。采用粘度小的载冷剂可使流动阻力减小,因而循环功率减小;
5)化学稳定好。载冷剂应在工作稳定下不分解,不与空气中的氧气起化学变化,不发生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
6)不腐蚀冷水机组和管道;
7)载冷剂应不燃烧、不爆炸、无毒、对人体无害;
8)价格低廉,便于获得;
4.不论是制冷剂的选择,还是载冷剂的选择,重要一点是要保证不燃烧、不爆炸、无毒、对人体无害。我相信,上海冷库的液氨泄露事故到现在还是心有余悸,为保证民众的人身安全,从冷水机组件的选择、制冷剂/制冷剂的选择、安装过程及其使用过程中,都要秉着严格谨慎的态度去执行,避免事故发生。
冰河冷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主导产品冰河冷媒应用于制冷行业,解决了传统载冷剂腐蚀设备、效能低下、污染环境的三大难题。目前,公司拥有大庆石化、东北制药、雪花啤酒、清华同方、陕西航天动力和中科院化学物理所等2000多家长期合作伙伴。
新型载冷剂
新型载冷剂是市场的一个统称,多数是改性醇类,以”冰河冷媒”为代表的专业载冷剂,相比传统盐水,乙二醇大的优势是无腐蚀,低温粘度小,比热大,载冷能力强。乙二醇作为化工原料或者是中间产物,本身纯溶液(浓度高于99.8%)基本没有腐蚀,只有水溶液才有很强的腐蚀性,但是作为载冷剂都是字水溶液形式出现的,故存在很大的腐蚀危害。腐蚀机理我整理如下,希望能帮到提问的朋友。
腐蚀机理一;
乙二醇易酸化。酸化的原因是乙二醇属于醇类物质,含有羟基,在做再冷剂使用过程中容易氧化成酸。乙二醇本身是相对活跃的物质,容易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进一步氧化成聚合物有机酸,另外乙二醇遇氧气反应,产生甲酸和乙酸。
腐蚀机理二;
乙二醇做再冷剂使用过程中还会有其他腐蚀与空气接触容易产生气泡,气泡在溃灭过程中产生的微射流或冲击波对设备产生损伤–穴蚀(又称汽蚀,空蚀)。穴蚀现象开始是变色,表面局部呈灰白色,而后逐步变粗糙,继而呈现麻点和针孔,并逐步向深处发展,后产生散落或形成局部聚集的蜂窝状空群,严重的针孔可穿透设备。加上钢铁表面不均匀,他在水中会形成无数微小的腐蚀电池,进而造成腐蚀。
盐水的腐蚀太常见了,也太小儿科了就不过多解释了!
冰河冷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主导产品冰河冷媒应用于制冷行业,解决了传统载冷剂腐蚀设备、效能低下、污染环境的三大难题。目前,公司拥有大庆石化、东北制药、雪花啤酒、清华同方、陕西航天动力和中科院化学物理所等2000多家长期合作伙伴。
制冷技术知识(三)
28:制冷机房设计步骤:
(1)确定制冷机房的总冷负荷
(2)确定制冷机组类型
(3)确定制冷机组的设计工况
(4)确定制冷机组容量和台数
(5)设计水系统
(6)布置制冷机房
29:设计要求:
1.制冷机房宜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在动力站区域内,一般应布置在乙炔站,锅炉房,煤气站,堆煤场等的上风侧,保证清洁。
2位置尽可能设在冷负荷中心处,缩短官网,当考虑到电负荷时,靠近电站,
3氨制冷机房不应靠近人员密集的房间或场所,
4制冷机房应采用二级耐火材料或不然材料制造,每小时不小于三次换气的自然通风,排风机选用防爆型。
5,设备布置应保证操作和检修方便,尽可能不值紧凑,大中型制冷压缩机应设在室内,并有减震基础,卧式壳管冷凝器和蒸发器布置在室内,应考虑有清洗和更换位置,冷却塔布置在通风散热条件良好的屋面或地面,远离热尘源,与周围建筑有一定间距。水泵布置应便于接管,操作和维修,水泵通道一般不小于0.7m。
画出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图及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理论循环压焓图并说明其循环过程。
循环过程:1-2蒸汽过热过程2-3-4实际熵增压缩过程2-4理论等熵压缩过程4-5等压等温吸热过程3-5-6等压冷却冷凝过程6-7过冷过程7-8等温等压汽化吸热过程
用压一焓图分析说明,一台制冷压缩机当冷凝温度变化时其制冷量与消耗功率的变化情况?
答:保持蒸发温度不变,提高冷凝温度,可以看出:
单位制冷量减少,减少量为h5’-h5;单位压缩功增大,增大量为h2’-h2;故而制冷系数减小。
反之,降低冷凝温度,可以增大制冷量,减少压缩功,提高制冷系数。
冰河冷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主导产品冰河冷媒应用于制冷行业,解决了传统载冷剂腐蚀设备、效能低下、污染环境的三大难题。
汽车防冻液介绍
防冻液是一种含有特殊添加剂的冷却液,主要用于液冷式发动机冷却系统,防冻液具有冬天防冻,夏天防沸,全年防水垢,防腐蚀等优良性能。
化学成分
现国内外95%以上使用乙二醇的水基型防冻液,与自来水相比,乙二醇显著的特点是防冻,而水不能防冻。其次,乙二醇沸点高,挥发性小,粘度适中并且随温度变化小,热稳定性好。因此,乙二醇型防冻液是一种理想的冷却液。
防冻液的种类
汽车防冻剂的种类很多,像无机物中的氯化钙(CaCl2)、有机物中的甲醇(CH3OH)、乙醇(C2H5OH,俗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66303162名酒精)、乙二醇(C2H4(OH)2,俗名甜醇)、丙三醇(C3H5(OH)3,俗名甘油)、润滑油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砂糖、蜂蜜等,都可作为防冻液的母液,在加入适量纯净软水(不含或少量含有钙、镁离子的水,如蒸馏水、未受污染的雨水、雪水等,其水质的总硬度成分浓度在0-30ppm之间)后,即可成为一般意义上的防冻液。
主要作用
在寒冷冬季停车时,防止冷却液结冰而胀裂散热器和冻坏发动机气缸体或盖,而在夏季温度较高时,则能有效防沸,避免出现开锅现象。汽车防冻液作7a64e4b893e5b19e31333366303835用大,直接影响汽车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许多人认为防冻液只是冬天才使用,但其实防冻液全年都要使用。
防冻液还具有防腐蚀功能。由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包括钢、铝合金、铸铁、铜及水箱焊接时用的焊锡等几种金属,缸体和缸盖一般有铸铝或铸铁制成,水箱主要由紫铜及黄铜制成,防冻液长期与这些金属相接触,必须能够对所有这些金属进行保护,使用去离子水及适当的添加剂能防止各种腐蚀的出现。
使用方法
1、使用同一品牌的防冻液。不同品牌的防冻液所使用的金属缓蚀剂不相同,因此不知道同品牌的防冻液不能混用。
2、避免兑水使用,传统的无机型防冻液不可以兑水使用,那样会生成沉淀,严重影响防冻液的正常功能。有机型防冻液则可以兑水使用,但水不能兑得太多。
3、有的防冻版液存放一年后,会出现少量絮状沉淀,这种现象多半是添加剂析出造成的,不必扔掉。如果出现大量的颗粒沉淀,表明该防冻液已经变质,不能再使用了。
4、使用了防冻液的车辆,切勿直接补充自来水,应该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若实在没有条件,加冷开水也比加自来水好。如果防冻液因泄漏损失,应补充同品牌的防冻液。防冻液应四季使用,夏天使用自来水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也是得不偿失的。
注意事项
1、确保防冻液储存在阴凉、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同时应拧紧盖子避免防冻液与空气接触而发生氧化,影响防冻性能;
2、为了确保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请定期更换防冻液。
制冷剂与载冷剂的区别
1、性质不同
制冷剂,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制冷剂是通来过相变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以达到降温的效果,如常用的如氨,二氟二氯甲烷,氟利昂,二氧化碳等。
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完成将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间冷却介质。这种中间冷却介质亦称为第二制冷剂。
载冷剂以间接冷却方式工作的制冷装置中,将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传给正在蒸发的制冷剂的工作介质。载冷剂通常为液体,在传送热量过程中一般不发生相变。常用载冷剂有空气、水和盐水溶液、丙二醇与乙二醇、二氯甲烷和一氟三氯甲烷等。载冷剂的种类较多,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2、原理不同
载冷剂的循环为先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并送至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系统的热量,然后返回蒸发器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同时载冷剂重新被制冷剂冷却。使用载冷剂能使制冷剂集中在较小的循环系统中,并将冷量输送给较远的冷却设备。
制冷剂在低温下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然后在较高温度下转移给冷却水或空气。在气体压缩式制冷机中,使用气体制冷剂,如空气、氢气、氦气等,这些气体在制冷循环中始终为气态;在吸收式制冷机中,使用由吸收剂和制冷剂组成的二元溶液作为工质,如氨和水、溴化锂和水等。
载冷剂的循环为先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并送至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系统的热量,然后返回蒸发器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同时载冷剂重新被制冷剂冷却。使用载冷剂能使制冷剂集中在较小的循环系统中,并将冷量输送给较远的冷却设备。
3、要求不同
制冷剂性质要求: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以便能在给定的温度区域内运行时有较高的循环效率;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能;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要求工质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保证在高工作温度下工质不发生分解;与润滑油有良好互溶性;安全性工质应无毒、无刺激性、无燃烧性及爆炸性。
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经济性要求工质低廉,易于获得;环保性。
载冷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应尽量满足下列要求: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不凝固、不气化;无毒化学稳定性好,对金属不腐蚀;比热大,输送一定冷量所需流量小;密度小,黏度小,可减少流动阻力,降低循环泵消耗功率;导热系数大,可减少换热设备的传热面积;来源充裕,价格低廉。
国内专业载冷剂生产厂家并不是很多,很多厂家产品并未做到专业的程度。冰河冷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载冷剂的发明者与领导者。其主导产品冰河冷媒于2005年获得发明专利。该产品具有优质载冷剂的特性,使用温域宽、载冷能力强,防腐能力强,产品品种多,应用范围广,从根本上解决了乙二醇、盐水等传统载冷剂载冷能力低下、对设容备严重腐蚀等难题。
冰河冷媒载冷剂火爆API China 原料药展
第84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包装/设备交易会(APIChina)今天在青岛世博城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
本次展会冰河冷媒针对医药化工中的高低温冷热切换系统提出优化解决方案,现场咨询爆棚。
兼具高温和低温使用性能的专业载冷剂冰河冷媒替代传统盐水和水蒸气,此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 1、解决冷热切换盐水浓度不断稀释的问题;
- 2、冷热交换无需气体吹扫;
- 3、流程简化,冷热切换三通控制阀即可实现;
- 4、不腐蚀设备同时可实现高度自动化;
- 5、对冷、热媒温差大及冷热切换频繁的工艺单元节能效果显著。
欢迎行业专家来展位进行详细交流我们的展位号:N5F29!
高效、环保、防腐、低耗的新型载冷剂LM系列冰河冷媒是国家重点新产品、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
“M3超模防锈”技术、“Modify2000复合改性”技术、“Box7全能测试”,并通过了中科院金属研究所SKLCP权威检测,致使生产技术及工艺水平占据了国内载冷剂研发与生产领域的制高点,正在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截至2018年冰河冷媒在国内各行业已有2000多家客户,遍布医药、化工、冷冻冷藏、食品、中央空调等。
5月化工行业渐入佳境 酚酮产业链强势领涨
自2019年10月化工市场开启了单边下行走势之后,直至2020年4月化工市场才迎来了拐点,然而,4月份利空弥漫,市场先涨后跌整体涨幅并不乐观,转眼五一过后,化工市场渐入佳境,市场呈现单边上行态势。据网盛生意宝旗下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100ppi.com)监测显示,2020年1月1日化工指数为736点,2020年4月8日化工指数为598点,整体下跌18.75%,4月30日化工指数为621点,5月31日化工指数657点,5月化工市场整体上行36点,上涨5.8%。从下图化工行业指数走势图可以看出,进入5月份化工市场逐步复苏,呈现单边稳步上行态势,行业逐渐回暖。
5月化工市场整体呈现涨多跌少态势。一是受原油暴涨影响,利好整个石化行业,其中酚酮产业链表现突出,整个产业链均呈上涨态势,均涨幅达12%。二是,无机化工产品表现不佳,氯碱板块和化肥板块以及氟化工等呈下行态势。据生意社(100ppi.com)监测显示,2020年5月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中化工板块环比上升的商品共47种,其中涨幅5%以上的商品共31种,占该板块被监测商品数的34.4%;涨幅前6的商品分别为乙烯(69.89%)、三氯甲烷(67.86%)、粗苯(24.52%)、双酚A(21.78%)、丙酮(21.05%)、纯苯(19.21%)。环比下降的商品共有37种,跌幅在5%以上的商品共16种,占该板块被监测商品数的17.8%;跌幅前6的产品分别为R134a(-15.67%)、氯化钾(-15.14%)、丙烷(-11.97%)、氢氟酸(-10.66%)、轻质纯碱(-10.26%)、R22(-10.10%)。5月化工产品均涨跌幅为3.66%。
化工市场逐步回暖酚酮产业链表现抢眼
5月份化工市场整体呈上行态势,行业逐步回暖,其中酚酮产业链整体表现抢眼,对化工行业整体上行其重要作用。据生意社价格监测,2020年5月酚酮产业价格涨跌榜中上涨的商品共8种,下跌的商品共1种,涨跌为0的商品共0种。上涨的主要商品有:双酚A(21.78%)、丙酮(21.05%)、纯苯(19.21%);下跌的主要商品有:异丙醇(-0.86%)。化工行业监测的90个化工产品中均涨幅为3.66%,其中酚酮产业链中的9个产品均涨幅为12%,酚酮产业链在化工行业中表现为突出。
近期酚酮产业链整体吸引眼球,其一,受疫情影响,4月份异丙醇就已经涨至历史高点,异丙醇作为重要的消毒剂产品,疫情当下受海外市场青睐,出口订单暴涨,5月份异丙醇整体高位运行,同比上涨145.45%。其二,作为异丙醇的原料丙酮,5月份受原油暴涨及市场供应紧张影响下,涨势明显,连续两个月局部地区暴涨150%,同比上涨180%,创六年新高。其三,受原料影响成本面不断增加,整个产业链向下的产品均呈现大幅上涨态势,部分行业无法消化成本上行带来的压力也出现全面停工的局面。总之,近期酚酮产业链明星产品层出不穷,备受化工市场关注。
五月原油暴涨70%,提振化工行业整体上行功不可没。
在OPEC+历史性的减产协议从5月开始生效,原油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得到极大改善,市场对于油价已经探明底部的预期也逐渐增强,国际原油的回升带动石化板块回暖,5月WTI原油涨势明显,据生意社监测显示,5月1日WTI原油报盘19.78美元/桶,5月31日WTI原油报盘33.71美元/桶,整体上涨70.42%,原油大幅上行,从成本面支撑有力,直接提振国内化工市场的石化产品,处于历史低价的化工品多数跟涨原油。虽然各产业链终端需求尚显弱势,但原油上行对市场信心有所修复。
如化工产品中乙烯产品,在5月份化工涨跌榜中位居榜首,从5月1日报盘353.75美元/吨涨至31日报盘601美元/吨,涨幅69.89%,5月份乙烯涨幅明天主要原因就是原油拉涨,另外,乙烯跟随原油变化已经跌至低谷,此次上行也是触底反弹,整体涨幅较大。
氟化工、化肥板块以及氯碱板块等无机化工产品不景气,整体下行为主。
5月份化工市场环比下降的商品共有37种,跌幅前6的产品分别为R134a(-15.67%)、氯化钾(-15.14%)、丙烷(-11.97%)、氢氟酸(-10.66%)、轻质纯碱(-10.26%)、R22(-10.10%)。均为无机化工产品。
跌幅较大的6个化工产品中有3个产品(R134a、氢氟酸、R22)是氟化工产品,而氟化工另一重要原料萤石在5月份跌幅达4.02%。整体来看,氟化工行业受疫情影响,下游制冷剂行业需求冷清,企业开工率较低,终端出口不畅,自下而上原料不断走低。然而进入6月份市场触底反弹,终端工厂逐步复苏,6月份行业开局良好。
5月份化肥市场淡季,受国内需求低迷和出口大幅下滑影响,化肥板块表现并不乐观。据生意社价格监测,2020年5月化肥价格涨跌榜中上涨的商品共1种,下跌的商品共8种,涨跌为0的商品共0种。上涨的主要商品有:硝酸铵(1.30%);下跌的主要商品有:氯化钾(-15.14%)、磷酸一铵(-5.39%)、液氨(-3.21%),5月均涨跌幅为-3.25%。其中以跌幅大的氯化钾为例,当前市场面目前临着三座大山的压迫,即港存量大、需求偏弱和国际价格下行,所以,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生意社氯化钾分析师认为短期氯化钾市场或低位盘整为主。
当前全球疫情和进出口贸易形势的不确定因素很大,海内外均在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但当前大背景下海外市场复苏尚需时间,虽然国内不断加大各种刺激政策,推动市场复苏,但全球经济恢复并非一帆风顺。进入6月份化工市场延续上行,但当下终端产品库存较高,市场单边上行仍有压力。生意社预计6月份化工市场总体仍以逐步回暖为主,但道路或将比较曲折,在涨涨跌跌中艰难上行。
5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大幅回升至55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放宽,5月中国服务业经营活动大幅改善。
6月3日公布的5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录得55,较4月提高10.6个百分点,2月以来首次处于扩张区间,为2010年11月以来高。
此前公布的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提高1.3个百分点至50.7,重回扩张区间。两大行业PMI双双回升,带动5月财新中国综合PMI大幅提升6.9个百分点至54.5,为2月以来的首次扩张,也是2011年2月以来的高值。
财新中国服务业和综合PMI走势与统计局并不完全相同,统计局公布的5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回升0.2个百分点;综合PMI持平于53.4。
5月服务业新订单指数自2月以来重回扩张区间,主要由内需回升带动,为2010年10月以来高值;新出口订单指数虽降幅放缓,但仍处于收缩区间。受外需疲弱拖累,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在收缩区间仅小幅回升。综合看,新订单总量出现2月以来的首次增长,综合新出口订单总量降幅收窄。
受产能过剩和企业提升效率影响,5月服务业企业继续压缩用工,但降幅为2月以来低。制造业就业指数也在收缩区间小幅回升。综合来看,两大行业企业继续减少用工,但降幅放缓。
因复工后经营恢复正常,服务业企业积压业务量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但降幅轻微。制造业企业积压工作量出现自2016年2月以来的首次下降,带动综合积压工作量自2019年6月以来首次下降。
5月服务业投入品价格与4月基本持平,部分企业反映,企业复工导致用工等成本上升,也有部分企业称加大支出削减力度。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在收缩区间小幅回升。二者综合,综合投入成本连续第二个月轻微下降。
为刺激销售,服务业企业继续下调收费价格;制造商基本维持产品售价不变,导致综合产出价格继续下降。
服务业乐观度虽略低于4月,但仅在扩张区间微降,业界普遍预期,疫情好转后市场需求会改善。制造业乐观度则在扩张区间攀升。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5月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均大幅扩张。服务业从疫情中加速恢复,需求恢复强于制造业。供需两侧的环比改善仍不能完全抵消疫情的负面影响,经济恢复到常态化尚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