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改善 亚洲LNG现货价格略有回升
贸易消息人士称,由于一些国家的封锁放松,需求似乎有所改善,亚洲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本周略有回升。
交易员表示,本周运往东北亚6月的液化天然气平均价格升至约2美元/每百万英热量单位,较前一周上涨20美分。
虽然亚洲如韩国等一些市场的封锁有所缓解,但其他地方的遏制政策正在阻碍它们的制造业出口,并拖累复苏。
据消息人士透露,韩国GS能源进入现货市场,寻求6月份交货的两批货物。
据业内人士透露,泰国PTT在6月下旬发布了一份意向书,希望寻求一批货物交付。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印度巴拉特石油有限公司可能在5月25日以约2.10-2.20美元/每百万英热单位的价格购买了一批货物,但目前尚无法证实这一点。
印度的一位消息人士表示,由于夏季住宅使用需求增加,印度的液化天然气需求可能略有改善,不过由于工业活动减少,整体电力需求下降了三分之一。
不过,贸易消息人士表示,全球供应充足,预计这将使现货价格持续低迷。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安哥拉液化天然气公司在5月13日结束的投标中提出,将在5月至6月期间向远的新加坡交付一批货物。
贸易消息人士称,用于临时储存液化天然气的船只数量也在增加。
亚洲将引领全球加氢裂化装置产能增长
据烃加工新闻5月7日消息称,预计到2024年,亚洲将引领全球炼油加氢裂化装置的产能增长,占全球产能增长的49%左右。GlobalData表示,到2024年,该地区可能会增加120万桶/天的加氢裂化装置产能。
该公司的报告《到2024年的全球炼油加氢裂化装置展望-包括所有已运营和计划中的加氢裂化装置的详细信息的产能和资本支出展望》显示全球加氢裂化装置的产能预计将增加240万桶/天,从2019年的1130万桶/天增加到2024年的约1370万桶/天。在全球新增产能中,有160万桶/天产能可能来自于现有项目的扩建,而其余80万桶/天则有望来自计划中和宣布中的新建项目。
GlobalData的石油和天然气分析师AdithyaRekha表示:”到2024年,亚洲加氢裂化装置的总产能将增加120万桶,其中40万桶/天可能来自现有的扩建项目,预计到2024年,新建设项目将贡献剩余的每天80万桶。在该地区,中国、印度和泰国占新增产能的大部分,到2024年总计将达到110万桶/天。”
GlobalData预计,到2024年,独联体地区在加氢裂化装置产能增加方面将排名第二。预计到2024年,该地区将贡献全球加氢裂化装置产能增长的22%,总产能将增加54万桶/天。2024年。在FSU中,俄罗斯以48万桶/天的新增产能占据了大部分。
Rekha结论道:”中东将成为全球第三高的地区,到2024年将增加32.5万桶/天的产能。到2024年,科威特、巴林和阿曼将成为该地区产量大的三个国家,日产量总计将达到27万桶。”
优质新型冷媒载冷剂
载冷剂是一种以间接冷却方式工作在制冷装置中,将冷却的冷量送到蓄冷的设备中。载冷剂多以液体形式循环于冷却系统之中。
制冷剂有易燃、毒性、腐蚀性、破坏环境的特点,载冷剂的使用,将制冷剂与使用环境隔离开,有效的避免了制冷剂带来的安全隐患。
冰河冷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载冷剂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生产的新型载冷剂具有优良的防腐防锈性,冷却传热性,安全环保性,适用于各类新旧冷却系统,解决了传统载冷剂腐蚀设备等问题。
冰河冷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新型载冷剂几大优势
1、优良的防腐防锈性:冰河冷媒专利防锈因子mo1,与金属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致密钝化防锈膜”,抑制金属氧化成金属离子向水中溶解;冰河冷媒专利防锈因子mo2,与接近金属的阴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沉积膜”,阻止腐蚀反应继续进行;冰河冷媒专利防锈因子mo3,可以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物理吸附保护膜”,阻断溶解氧和氯离子等向金属表面扩散。
2、较宽的使用温域,低可做到-145℃,高270℃,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
3、粘度低,流动性好,利于输送,节约能耗;
4、导热系数大,节省热交换面积。
5、比热大,载冷能力强。
6、无毒,绿色环保
冰河冷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拥有一只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同时与香港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学府均有广泛深入的技术合作。专业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可靠的售后,冰河冷媒科技欢迎您的到来。
制冷剂与载冷剂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制冷剂是通过相变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国内一般使用氨,氟利昂。
载冷剂是吸收度冷库释放的热量,输送到制冷剂处,热量被制冷剂相变吸收,载冷剂的存在将制冷剂限制在一定空间内,使制冷剂不与冷库直接接触,也称为间接制冷。制冷剂有一定的危险性,使用载冷剂可以提高工厂的安全性,国内很多冷库也在做相关改造。传统载冷剂主要有乙二醇,氯化钠,氯化钙。国内生产专业载知冷剂LM系列冰河冷媒是由冰河科技(朝阳)有限公司开发,2005年获得发明专利的一种专业载冷剂。有20几个品种,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冷库、军工及科研等制冷行业的间接制冷系统,替代盐水、乙二醇等载冷剂代用品,解决了载冷剂代用品载冷能力低下、严重腐蚀设备等难题。
二、原理不同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它是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取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而蒸发,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被冷凝成液体,制冷机借助于制冷剂的状态变化,达到制冷的目的。在蒸汽压缩式制冷机中,都是利用制冷剂的状态变化来转移热量的,即制冷剂蒸发时吸热,冷凝时放热。所以要求制冷剂必须具备这样一些特性.’在常温及普通低温范围内都能够液化,冷凝压力不要太高,蒸发压力不要太低,好不要低于一个大气压,这样可以防止空气的渗入。单位容积制冷量要大,这在相同制冷量时,压缩机可造得小些。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度要低、蒸发潜热要大、气体的比容要小。此外还要求制冷剂不燃烧、不爆炸、对人体无毒、对制冷机所用的材料无腐蚀性,与水及润滑油不起化学变化,价格低廉等。完全满足上述所有特性要求的制冷剂是不存在的。因此选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只要大部分条件符合,或主要条件符合即可选为制冷剂。
载冷剂又称为冷媒,是指间接冷却系统中传递热量的物质。载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后,送到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再返回蒸发器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载冷剂重新被冷却,如此循环不止,以达到连续制冷的目的。载冷剂是依靠显热起运载冷量的作用,而制冷剂是依靠蒸发潜热来制冷的.制冰池中的盐水(氯化钠或氯化钙的水溶液),就是常用的载冷剂。
三、要求不同
制冷剂要求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以便能在给定的温度区域内运行时有较高的循环效率;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能;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要求工质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保证在高工作温度下工质不发生分解;与润滑油有良好互溶性;安全性工质应无毒、无刺激性、无燃烧性及爆炸性。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经济性要求工质低廉,易于获得;环保性。
载冷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应尽量满足下列要求: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不凝固、不气化;无毒化学稳定性好,对金属不腐蚀;比热大,输送一定冷量所需流量小;密度小,黏度小,可减少流动阻力,降低循环泵消耗功率;导热系数大,可减少换热设备的传热面积;来源充裕,价格低廉。
冰河冷媒属于第三代工业载冷剂,是工业盐、酒精、乙二醇等载冷剂的换代产品。本品具有用量省、载冷能力强、防锈性能优异等特点,无论新旧冷却系统,不需要任何改动,都可以直接添加使用。解决了其它冷却介质严重锈蚀设备的难题,解除了冷却系统发生内外泄漏的危险;大大减少了系统的日常维护费用。只要连续使用,就可以使载冷系统的使用寿命延长一倍以上!
冰河冷媒载冷剂在冰蓄冷系统中的应用控制方案
冰河冷媒载冷剂在冰蓄冷系统中的应用效果非常好,并总结出一套可行性高的控制系统方案。
蓄冰控制系统通过对制冷主机、系统循环泵、冷却塔、系统管路阀门等进行控制,自动切换蓄冰系统的运行模式,根据负荷匹配的原则,恒定控制供回水的温度。
控制系统按设定的顺序,控制制冷主机、水泵和冷却塔等设备的启停,并实时监控各设备的工作状态如下:
制冷主机启停状态、故障报警;冷冻水泵启停状态、故障报警;冷却水泵启停状态、故障报警;冷却塔风机启停状态、故障报警;冷却水供水温度遥测、显示;循环水供、回水温度遥测、显示冷冻水供、回水温度遥测、显示;空调实时冷负荷显示;蓄冰槽水位遥测、显示
蓄冷系统采用集散型(DCS)结构,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技术目标。系统由中央控制单元和现地控制单元两部分组成。中央控制单元即”上位机”,采用专用的工业电脑,以图形和菜单的形式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并承担控制模型中较为复杂的计算、以及系统运行数据的管理。现地控制单元即”下位机”,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除提供底层输入输出操作外,还承担简单的单回路闭环控制。现地控制单元在脱离控制中央控制单元时应能维持空调系统的基本运行,并具备支持这一功能的人机交互手段。
控制方案具备以下特点:
采用集散型结构,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充分释放故障风险。
把上位机界面友好和运算速度快的特点和下位机的稳定可靠实现有机的结合。
上位机以图形的方式显示主控界面,使整个工艺流程一目了然。
控制室可安装LED大屏幕显示器,同步显示系统的运行状态。
下位机配备触摸屏显示器提供简单的人机界面,供脱离上位机时操作。
采用流行的TCP/IP通讯协议加入BAS,使BAS无需附加设备便能接纳本系统。
包括全自动操作在内的四个操作层面满足不同的操作要求。
丰富的系统自检功能为系统的维护和故障预警提供了方便。
所见即所得的参数整定功能,同步显示控制曲线使参数整定一目了然。
自控技术和冰蓄冷工艺的结合,使系统不仅”能用”而且”好用”。
采用现场总线的温度传感器,数字信号传输,使可靠性和检测精度都大幅提高。
高性能的控制系统会实现系统运行的稳定,能耗的降低。冰河冷媒为各类型冰蓄冷载冷系统提供解决方案。
载冷剂和制冷剂的区别
载冷剂和制冷剂的区别,制冷剂在制冷机中完成热力循环的工质。它在低温下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然后在较高温度下转移给冷却水或空气。
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使用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能液化的工质为制冷剂,如氟利昂(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共沸混合工质(由两种氟利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碳氢化合物(丙烷、乙烯等)、氨等;在气体压缩式制冷机中,使用气体制冷剂,如空气、氢气、氦气等,这些气体在制冷循环中始终为气态;在吸收式制冷机中,使用由吸收剂和制冷剂组成的二元溶液作为工质,如氨和水、溴化锂和水等;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用水作为制冷剂。制冷剂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饱和蒸气压强、比热、粘度、导热系数、表面张力等。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已将其用于天然气的液化和分离等方面。应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单级压缩可得到很低的蒸发温度,且可增加制冷量,减少功耗。
制冷剂目前应用的范围较广,应用的品种也较多。载冷剂以间接冷却方式工作的制冷装置中,将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传给正在蒸发的制冷剂的物质称为载冷剂。载冷剂通常为液体,在传送热量过程中一般不发生相变。但也有些载冷剂为气体,或者液固混合物,如二元冰等。常用的载冷剂有:水、盐水、乙二醇或丙二醇溶液、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一般不包括一氟二氯甲烷,这个通常作为制冷剂,只有在直接制冷时,才使用制冷剂作为载冷剂。
载冷剂受应用环境的制约,目前应用的载冷剂对系统的金属管道腐蚀较为严重,冰河冷媒退出的新型载冷剂具有无与伦比的防锈性,节省系统后期维护跟运营成本,另外载冷剂的性能一直在提升,使用的环境也一直在拓宽。低温应用区可达零下110摄氏度,高温应用区达到300摄氏度。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环境工况定制研发新型实用载冷剂。
直接制冷用大量的制冷剂,制冷剂一般对环境的友好程度低,如氟利昂,氨气等,因此间接制冷是节能环保的一种方式。制冷剂也是一直在研发环境友好型的,目前科技而言,载冷剂在制冷技术中有着很重要的角色。载冷剂的性能也一直在做提升。
俄罗斯石油产量已接近减产协议的目标
据能源世界网5月6日莫斯科报道,据两位知情人士告诉路透社,俄罗斯5月前五天的石油产量降至每天875万桶(BPD),接近5月和6月根据削减原油供应的全球协议每天850万桶的生产目标。
加上天然气凝析油或轻油,这不是俄罗斯目标的一部分,5月1日至5日,该国的日产量为950万桶,这是自2009年8月以来首次低于1000万桶。
虽然新数据显示,包括天然气凝析油在内的日产量为129.6万吨,但仅为5月1日交易开始以来的头几天,但这表明俄罗斯目前正在跟进其迄今的承诺。
俄罗斯能源部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路透社使用每吨7.33桶的比率来计算桶的日产量。俄罗斯的天然气凝析油日产量通常约为70万到80万桶。
包括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在内的由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组成的领先石油生产国组织上个月同意削减原油供应,以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公共卫生事件已经打击了全球的经济活动和燃料需求。
根据全球协议,俄罗斯已承诺在5月和6月将原油产量从每天1100万桶的基准减少250万桶。今年4月,也就是协议生效前的一个月,俄罗斯日均产量为1135万桶。
上个月,由于公共卫生事件期间需求下滑,生产过剩和缺乏原油储存能力,导致油价跌至二十多年来的低点。
此后,由于一些国家结束了封锁以及生产商限制了供应,价格略有回升。
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凝析油日均产量在2009年8月下降到997万桶,但直到本月仍高于1000万桶,这要归功于能源巨头Rosneft运营的Vankor等新油田的投产。
第二季度预期需求降低 树脂价格将下降
许多市场参与者表示,美国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需求依然强劲,这得益于终端用户群体的持续购买活动–主要是通过在超市购买食品包装。
第一季度中后期,PET食品包装和清洁产品的需求出现反常增长,这是冠状病毒在美国蔓延期间,消费者大量购买的结果。
一些业内人士预测,需求将在第二季度初至中期崩溃,尤其是在失业率开始上升的情况下。考虑到原油和原料对二甲苯价格的暴跌和第二季度预期需求的下降,预计5月份树脂价格将下降几美分。
根据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需求似乎在某些地区受到了影响。
5月份美国国内PET树脂价格似乎与逻辑相反,因为颗粒物的价格基本持平,截至6月底的一些合约价格与4月份的持平。
进口树脂价格出现了一些下降。
“现货价格目前处于40美分/磅的中低水平,”一位卖家表示。
一些生产商表示,第一季度需求强劲,第二季度也有类似强劲的购买兴趣。加工商报告需求增长了10-15%。原因似乎是购买模式已经根据冠状病毒危机带来的新需求而改变。
所有消息来源似乎都一致,”唯一遭受损失的部分是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不再是天气变暖时购买的选择产品,但消费者增加了对包装食品、食用油、洗手液和其他消毒产品及水的购买。
据生产商介绍,用于餐盘的可结晶PET(CPET)消费强劲,增幅超过30%。这一增长是由于公共卫生事件而实施的居家隔离。
“看起来饮料行业的需求仍然强劲,”一家供应商补充道,”但大的赢家似乎是C-PET包装,因为它们的需求增长了30-50%。”
此外,PET正被用于制作面罩,这种面罩的使用不仅仅在医院,在疗养院、护理人员和其他人群中也越来越流行,这主要是取决于病毒的影响。
其他PET供应商经历了需求的下降,他们解释说:”目前市场发展缓慢,至少我们的大多数客户由于病毒或经济原因正在减少生产。”
许多人还担心,如果没有疫苗或有效的药物,第二波或第三波公共卫生事件产生的可能性仍然很高。这可能意味着又一次封锁。
目前市场存在大量不确定性,主要需求驱动因素是病毒造成的经济形势严峻。需求比原料成本更可能决定树脂的定价。
2020年中国乙二醇行业现状:下游需求强烈
伴随着多家企业的乙二醇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近年来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能力稳步增长,2019年中国乙二醇产能达1076万吨,产量达739万吨。
煤制乙二醇迅速发展
从生产工艺来看,2019年石脑油/乙烯法工艺生产的乙二醇产能达535.2万吨,占比47.7%;随着2012年以来煤制乙二醇的集中落地,煤制乙二醇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2019年煤制乙二醇生产工艺占比41.7%,产能达449万吨;MTO法生产的乙二醇产能达92万吨,占比8.6%。
国内乙二醇生产原料变得多元化,除石脑油裂解乙烯之外,还有煤基合成气和甲醇。虽然乙烯制乙二醇仍然是我国乙二醇生产的主要工艺路线,但占总生产能力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煤制乙二醇发展迅速,这也符合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
华东、华南地区乙二醇主流价呈下降趋势
2017-2020年,华东、华南地区乙二醇主流价呈下降趋势,其中华东地区二乙醇主流价从高价8475元/吨下跌到2890元/吨;华南地区二乙醇主流价从高价8350元/吨下跌到3100元/吨。截至2020年5月1日,华东地区、华南地区二乙醇主流价分别为3265元/吨、3325元/吨。
下游需求强烈,进口量飙升
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表观需求量呈现逐步增长态势,截至2019年中国乙二醇表观需求量达1733万吨,由于乙二醇需求量较大,国内生产量满足不了下游行业需求,需依赖进口,2019年乙二醇进口量达995万吨。2020年1-3月乙二醇进口数量为280万吨,比2019年同期增长7.5%。
新型冷库专用载冷剂
液氨一次制冷冷库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大多数冷库一直沿用液氨制冷剂一次制冷方式。近几年,人们发现液氨一次制冷方式存在很多局限,主要表现为:
1、所有管路系统承受高压,密封严格,制造成本高。
2、高压系统日常维护成本高。
3、氨气有毒害,一旦泄露容易直接造成人身伤害。
4、高压管道遇热或液氨泄露极易引起氨气爆炸事故。
近几年,出现了多起液氨冷库火灾爆炸事故。
2013年6月3日,吉林省德惠市的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液氨制冷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
2013年8月31日,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露事故,造成15人死亡、25人受伤。
2013年11月28日,山东省乳山合和食品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露事故,造成7人死亡,5人受伤。
2014年7月29日,海南高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发生液氨泄露事故,造成多人受伤。
2014年11月16日,寿光市龙源食品有限公司一胡萝卜包装车间发生火灾。造成18人死亡,13人受伤。
多起液氨泄露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各级安监部门高度重视冷库安全管理,液氨制冷冷库安全改造迫在眉睫。
安全稳定的二次制冷方式
液氨一次制冷的问题根源在于,大量有毒、有爆炸危险的液氨在冷库、车间内循环。循环管路承受高压,一旦维护不当,极易出现泄漏及爆炸事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95%以上的工业制冷系统都采用二次制冷方式,液氨冷库改造成二次制冷模式也正在国内冷库行业推广
二次制冷方式的优点如下:
1、制冷剂在冷库外部小循环,载冷剂在冷库或车间里大循环,制冷系统造价低。2、载冷剂在常压下循环,不容易发生泄漏事故。3、载冷剂为液体,即使发生局部泄漏,容易发现并及时维修。4、采用低毒不易燃型载冷剂,不存在毒害、爆炸的危险性。
液氨一次制冷冷库改造方式
可选择两种方案:
1、大改造,将氨制冷机换成氟利昂制冷机,用冰河冷媒做载冷剂。
2、局部改造,保存利用原有的氨制冷机,加载冷剂缓冲罐,用冰河冷媒做二次冷却载冷剂。
具体采用哪种方案,要根据原制冷机使用年限及制冷车间场地来确定。
二次制冷载冷剂的选择
作为二次制冷用的载冷剂,由于使用温度、领域不同,有许多品种。有些品种易燃,用于超低温行业;有些品种有毒,只能用于食品加工以外的领域;有些品种腐蚀金属,对系统管路材质有特殊要求。用于冷库行业的载冷剂应该具有微毒、低挥发性、不易燃、不腐蚀金属、载冷能力强和粘度小的特点。选择时应该认真考察。
冰河冷媒简介
冰河冷媒由冰河冷媒科技有限公司独家生产,本公司25年专注于载冷剂,设有辽宁省低温液态传热介质技术中心。先后发明了”M3超膜防锈”技术、”Modify2000复合改性”技术、”Box7全能测试”方法。
LM系列冰河冷媒为中国发明专利,获2014年辽宁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被科技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确认为国家重点推广新产品。本品在大庆石化、吉林石化、浙江巨化、清华同方、华润集团、陕西航天动力厂、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2000多家化工、医药及食品行业中广泛应用。
LM-12、LM-13型冰河冷媒专用于冷库冷冻行业,具有流动性好、载冷能力强、低毒、不挥发、不易燃易爆、不腐蚀金属等优点。